觉察与成长——2025双导师督导第五个督导案例心得(一)
2025-08-09 来自: 烟台芝罘区心康职业培训学校 浏览次数:22
首先,此次案例是一个5岁男孩,抚养人过度包办式的养育照护,让孩子在幼儿园需要独立完成的生活技能时,碰到了困难,而这抚养人却一无所知,真是让我感受到心痛,愤怒,无奈,胸闷之余,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又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。开家长课堂的念头又出现在脑海里。同时非常钦佩戚园长在育儿事业上所作出的超前的育儿理念,并把它实践并造福于幼儿园的孩子们,是大爱之人。
其次,每一次督导课都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匮乏,虽然一直在学习,却总是能感受到这一点。带着觉察,我允许自己慢慢来,日后需要不断实战经验积累和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整合。
第三,复习了一下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:
人的自我意识发展要持续一生,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:
1.信婴儿(0-1.5岁):信任对怀疑,核心任务是建立基本信任感。12
2.早自主(1.5-3岁):自主对羞怯,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控制能力。
3.前主动(3-6岁):主动对内疚,通过探索培养创造力。
4.龄自卑(6-12岁):勤奋对自卑,学业与社会比较影响自我价值感。
5.同青年(12-18岁):同一性对角色混乱,青少年形成自我认同。
6.亲孤独(18-40岁):亲密对孤独,成年早期建立亲密关系。
7.繁停滞(40-65岁):繁殖对停滞,中年期关注家庭与社会贡献。
8.老绝望(65岁+):完善对绝望,老年期回顾人生意义。
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,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,所以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。
第四,曲教授和于老师两位督导师,丰富的知识储备,允许接纳的气场、敏锐清晰的观察思维和深层次的同理心及看见,都将是我日后学习的方向。
服务项目
服务项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