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康助力高考(二)——了解职业个性减少考试焦虑
2022-05-06 来自: 烟台市芝罘区心康职业培训学校 浏览次数:49
(二)考试焦虑
什么是考试焦虑?
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。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、紧张、不安、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,有时还可伴有消化机能减退、全身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症状。这种状态影响考生的思维广度、深度和灵活性,降低应试的注意力、记忆力,使复习及其考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,甚至无法正常参加考试。有的考生因此反复逃避考试,严重者可发展为精神障碍。
但考试焦虑的指数并不是与学习效率一直成正比的。焦虑紧张的程度和成绩呈“倒U型曲线”,即焦虑水平过低、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,学习效率在范围内随着焦虑的增强而提高,但过强的动机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,反而会引起学习效率的降低。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。只有把握好度才能稳步提升学习效率和成绩。
什么样的学生容易考试焦虑过度呢?
于敬东老师总结为以下五种类型:
①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;
②对自己成绩要求过高者;
③考试意义越大时压力越大;
④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;
⑤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差、生理状态不佳。
针对以上的情况该怎么办呢?
心康心理咨询中心给家长和同学们几点建议:
一,减轻压力,放下包袱,了解自己适合什么,想要什么,增强自信才能轻松应考。
有效地降低考试心理压力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首要措施。请家长引导学生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,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,明确自己想要什么,并给自己树立信心同样重要。
为孩子灌输“功到自然成、自然而然、水到渠成”的理念,从而让孩子重视学习过程,看淡结果。家长做到对孩子不焦虑,孩子才可能淡定应考。如果学生能将考试当作业,作业当考试那才是应考心态。
二,端正动机,改变认知。考试焦虑是学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,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。以偏概全或糟糕透顶,认为考不好这辈子就完了,自己就没出息了,会被所有人看不起。家长们请注意这都是孩子把父母的要求内化结果。
三,劳逸结合,有张有弛。大多数考试焦虑者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,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,且生活安排单调,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,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,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,却不明白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。家长或老师指导学生合理用脑,讲究方法,注意营养,劳逸结合,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,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。
服务项目
服务项目